我国健康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健康体检作为一个产业正在悄然兴起。人们从“有病治病”到“无病查病”,十余年发展到现在,体检市场已经行成一定规模,仅上海一地每年就有500万人参加体检,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企业和团体组织已将体检作为一项员工福利进行实施。但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对大多数受检者来说,关注点主要是体检中查出了什么病,至于该如何主动维护自身健康,正确诊治,尤其是对早期病变和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或是不当回事,或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几年下来,各种体检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一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现出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的“一高三低”状况。2004年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北京市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5%,糖尿病患病率为7.7%,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6.4%,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对这些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则很低,据统计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42.4%、治疗率为35.6%、达标率则仅为7.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多年来人们重医疗、轻保健、轻预防,重宣传高精尖的医疗设备、诊疗手段和药物、常见慢性病、多发病的日常综合防治,对体检的目的认识仍停留在“有病赶紧治,没病求安心”的水平上,而不是放在“未病先防,保健养生”的健康服务理念上。相比之下,体检只能作为健康管理初级阶段一种了解自己当下健康信息的手段,是了解一个人身体状况的基础,在体检的基础上综合个人的其它健康信息,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保健才构成了真正的健康管理。
今天,中国要建设小康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健康管理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选择。根据我们的国情,微观上,健康管理可以服务于个人,可以服务于公司和企业。宏观上,健康管理应该服务于政府和整个社会。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人才竞争的背景下,最重要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竞争,过去大家都把人才的竞争焦点放在人才的素质上,事实上人才的健康与人才的素质同样重要,纵然精通十八般武艺,但没有健康的身体如何应付高压力下繁重的市场竞争?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健康又具高素质的人才。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健康高素质人才建设的基础保障手段之一。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健康管理专家教授第一人 中国晗旭家庭健康管理师员联盟 创始人 张晗旭
电话微信:13832819283 18633358867 Email:zhxjkgl@163.com
QQ:晗旭健康管理 840456106 中华养生保健 1105137805 企业家健康管理 130168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