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无疑将成为一对亲密夫妻,然而,他们共同的孩子确依然需要长期在母亲的体内孕育。虽然市场需求明显,而且国外的成功经验也很多,看似我国的健康管理也应该很快发展起来,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也会尽快面世,可实际上,情况远非大家想象。
健康管理的概念国外并没有明确定义,欧美等国家的健康管理实际上是疾病管理的简单外延。并没有一套理论体系。而且,大部分国家的商业保险公司基本采用控股医疗机构或者聘用医护人员,控制医疗成本。即便这样,随着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医疗费用仍然不断疯长。所以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健康管理手段。
健康保险是产品,而且是一个服务产品,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管理。健康管理是方法技术,他的科学性决定健康保险产品质量。国内外健康管理的研究基本上是开始阶段,保险公司如果想尽快找到市场突破,必须找到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如果说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是丈夫,那么谁会成为他的妻子呢?
11月4日和5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国际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宪章对我国当前的健康保险状况作了介绍。他说,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健康保险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是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业务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002年以来年均增速为37%,2005年实现保费收入312亿元,累计承保2.5亿人次,承担保险金额13万亿元。2006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193.73亿元,同比增长21.23%。
二是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05年底,有42家寿险公司、35家财险公司开展了健康险业务,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等4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先后开业,形成了多种主体共同经营健康保险的局面。
三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健康保险产品近千种,不仅包括医疗费用补偿型,住院津贴型、疾病保险产品等风险保障产品,还开展了健康管理服务,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起到积极作用。2005年,全国健康保险业务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8亿元,2006年上半年,赔款与给付支出60亿元。
四是积极服务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保险业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2006年上半年,5家商业保险公司在8个省(区)的6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民医疗保险工作,涉及的参合农民1874万人,试点地区平均参保率为86%。在补充型医疗保障层面,商业保险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更多保障产品和更高的保障程度,弥补了社会医疗保险供给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整个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了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保费收入累计超过30亿元,累计承保人数达到2200万人,占社保参保人群的17%。
事实上,我国当前的商业健康保障服务体系还并不很完善。人保健康刘健总裁在致辞中指出,我国享有商业健康保障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保障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主要集中于单纯的费用补偿上,不涉及对健康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管理,风险控制不理想,广大人民群众在预防保健、诊疗便利、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健康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服务特色不明显。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的紧密结合是市场客户需求和健康保险经营规律的必然要求。
对于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的结合,人保健康总裁刘健认为,关键在于打造好自身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社会健康医疗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能够平衡好客户、医疗服务机构、保险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的结合,初期应当从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入手,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积累客户群,增强医疗服务议价能力,逐步发展到诊疗干预和风险控制阶段,形成健康医疗风险管理的网络平台,不断向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扩展,最终成为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健康管理专家教授第一人 中国晗旭家庭健康管理师员联盟 创始人 张晗旭
电话微信:13832819283 18633358867 Email:zhxjkgl@163.com
QQ:晗旭健康管理 840456106 中华养生保健 1105137805 企业家健康管理 1301689502